
自6月底起,動力分廠1#鍋爐檢修現場熱潮涌動。這場以空氣預熱器換型為核心的戰役,不僅是設備的迭代升級,更成為班組突破技術瓶頸、鍛造專業能力的“練兵場”。面對正在火熱安裝調試相變式預熱器這一“技術新秀”,鍋爐班組迅速捕捉到“以修促學”的信號。7月16日,在1#鍋爐預熱器檢修現場,一場融合理論與實踐的專項培訓就此展開,鍋爐班組邀請技術員深入講解新安裝預熱器的相關知識,力爭實現設備更新與人員提能同頻共振。 “熱量儲蓄罐” 破解技術密碼 新更換的相變式預熱器,采用相變材料作為熱交換核心。面對這一陌生領域,技術員摒棄照本宣科,將相變材料比作一個智能的“熱量儲蓄罐”,在吸熱時儲存熱量,在放熱時釋放熱量,保持溫度的穩定。生動的類比瞬間激活了班組成員的興趣,班組人員現場圍坐討論時,有人提出“會不會存滿熱溢出來”,技術員順勢講解材料設計的“相變閾”,將疑問轉化為深入理解技術特性的切口。這種“問題導向+案例剖析”的模式,讓復雜的熱力學原理變得通俗易懂。 “沉浸式課堂” 搬進檢修現場 “聽說這個相變預熱器投用后,鍋爐熱效率實現提升,在日后操作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為加速知識轉化,培訓打破“教室+課本”的傳統模式,把課堂直接搬到檢修一線。從管件安裝的毫米級精度要求,到風道、煙道連接的流體動力學邏輯。從日常巡檢的關鍵觸點,到異常工況的應急處置要點,技術員邊操作邊拆解,成員們邊觀察邊提問,“這個擋板的角度控制會影響煙氣流動效率。”現場交流中,理論認知與實操經驗碰撞出火花,成員們逐漸建立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知識體系。 雙向奔赴 班組建設進階 動力分廠廠長在檢修現場提到,“我們不僅要讓設備‘換新’,更要讓隊伍‘換腦’。”目前,預熱器安裝調試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鍋爐各班組紛紛利用下白班、交接班時間奔赴現場了解技術升級的過程及原理,為日后更加精細的工藝操作提供堅實根基。這場“檢修+培訓”的組合拳,實現了“設備換新”與“人才提能”的雙重升級。新預熱器的高效熱交換性能為鍋爐穩定運行注入新動能,班組成員對前沿技術的掌握為鍋爐的后續運行和維護做好充分準備。 動力分廠正以此次培訓實踐為模板,固化“檢修即培訓、現場即課堂”的長效培訓機制。分廠將致力于探索新技術、新設備在生產裝置的應用,持續深化“以技術創新驅動人才成長,以人才升級助推技術應用”的良性循環,引領班組人員書寫從“跟跑”到“領跑”的奮進篇章,為陜化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動力分廠 王校康 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