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陜西省化工學會公布2025年度陜西石化科技獎獲獎名單(陜化工會字〔2025〕10號),陜化公司憑借卓越的技術創新與綠色低碳實踐脫穎而出,一舉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成為石油化工領域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標桿。 在此次評選中,公司的三個項目以顯著的技術突破和社會效益備受矚目。其中,《傳統水煤漿氣化改水冷壁氣化流程示范應用》項目摘得一等獎,《合成氨馳放氣資源化利用與效能提升項目》《多元廢水綜合治理工藝研究》兩項成果榮獲二等獎。這一成績不僅是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高度認可,更展現了其在推動行業綠色轉型中的領軍作用。 作為行業創新的先行者,公司始終將科技創新視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堅持把研發投入放在戰略優先位置,構建了覆蓋關鍵技術攻關、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體系。通過設立專項科研基金、激勵科技人才攻關等舉措,鼓勵技術團隊聚焦生產實際難題,先后在煤氣化技術升級、資源循環利用、環保治理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公司積極搭建開放協同的創新平臺,與北京清創晉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陽煤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領先機構深化合作,形成了“企業主導、院校支撐、產業協同”的創新模式,為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強大動力。此次三項成果同時獲獎,正是公司長期堅持創新驅動,厚植科技土壤的集中體現。 傳統水煤漿氣化爐存在耐火磚損耗快、運行周期短等行業共性難題,由公司聯合多方完成的《傳統水煤漿氣化改水冷壁氣化流程示范應用》項目,通過創新性引入水冷壁氣化技術,成功破解了這一困局。項目實施后,氣化爐運行穩定性大幅提升,使用壽命顯著延長,維護成本明顯降低,為煤氣化技術向“高效、長期、低耗”方向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示范樣本,被業內專家評價為“煤氣化領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合成氨馳放氣資源化利用與效能提升項目》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項目團隊通過自主研發的高效回收工藝,將合成氨生產中原本放空的馳放氣轉化為高附加值原料氣,年節約原料成本數千萬元,同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的綠色生產模式。 在環保治理方面,《多元廢水綜合治理工藝研究》針對煤化工行業廢水成分復雜、處理難度大的痛點,開發了集預處理、深度凈化、資源回用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經該工藝處理后的廢水,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為煤化工行業水污染治理提供了“陜化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同發展。 此次獲獎是公司創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公司將以“雙碳”目標為指引,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以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引領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邁進,為陜西省乃至全國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科技發展部 翟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