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大地著錦,這是一個令人心情愉悅充滿希望的季節,陜化公司維保分廠的呂凱也收獲了他的喜悅。在9月下旬的2023陜西省“陜煤杯”職業技能大賽中,呂凱一舉斬獲鉗工組桂冠,奪得個人一等獎。 賽場上,面對來自陜煤集團各單位的75名“頂尖高手”,呂凱克服前一天理論環節成績不理想的心態,調整情緒走上賽場,專心致志投入比賽,冰冷的配合件在呂凱的手里仿佛有了生命,他沉著冷靜精心操作,充分展現個人技能,經過5個小時的裝配,將配合件精度牢牢控制在0.01mm以內,獲得了在場10名專業裁判的一致好評,最終以超越第二名10多分的成績名列榜首。 眾所周知,鉗工講究的是“卡尺不離手,發絲定分毫”,這看似不起眼的微末功夫卻至少需要10余年的時間磨煉。呂凱在這風華正茂的年紀就取得了如此傲人成績,也許有人會說,能取得省級技能大賽冠軍的人一定是個天才!但呂凱卻不這樣想。 他的家在米脂縣,陜北有句諺語:“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呂凱雖不是女孩卻也長得清秀干練,戴副眼鏡儼然一副知識分子的模樣,可他偏偏從小貪玩不愛學習,是個不讓父母省心的主,高三畢業后在縣城一家飯店打工,他一度對做菜產生了興趣,后來經父母一再勸解,才跑到離家300多公里外的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大學生活。 家庭造就個性,環境改變內心。進入大學校園接觸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呂凱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般豁然開朗。他的專業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出于男孩子對機械敏感的天性,從小便喜歡搗鼓東西的呂凱逐漸對這個專業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開始在各方面嶄露頭角。大二時擔任班級的宣傳委員和代理團支部書記,得到學校和輔導員的一致認可,大三順利加入中國共產黨。2018年7月,呂凱以一名預備黨員的身份走進了陜化公司的大門,完成了一名學生到工人的轉變,開始在關中大地上續寫人生。 呂凱是家中獨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兒是娘的心頭肉,在外闖蕩多年的呂凱也是父母最大的牽掛。由于相隔甚遠交通不便,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的呂凱,只能時不時地與父母視頻聊天敘說家常。他的性格比較內向,剛進班組時,看著他滿臉的稚氣和清瘦的身材,好多人甚至不相信這個大學生能留下來。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大家慢慢發現,呂凱身上好像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有著陜北老區人民獨有的樸實無華的性格,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鉆研。從此,大家都對這個動手能力強,老實上進的小伙子產生了好感。在干一些技術性強的檢修項目時,老師傅們有意無意地就把他帶在身邊,技術上嚴格要求呂凱,將自己多年的壓縮機維修經驗傾囊相授,生活上關心愛護,時不時找呂凱聊天,詢問他的生活,從此呂凱便如開了掛一般,工作技能突飛猛進。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曾說:“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如果能一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一定有所成就。維保分廠副廠長這樣評價呂凱:“這個娃踏實好學,開拓思維強,經常因為解決一些檢修瓶頸問題一晚上不睡覺查圖紙,想辦法都要把問題解決,在這點上許多老同志都比不過。”幾年的潛心鉆研勤學苦練,呂凱逐漸掌握了BDO一二期PT丁二醇單元所有反應器、壓縮機、柱塞泵、離心泵等主要設備的核心檢修技術,成為裝置區不可或缺的一員干將。 2022年元旦前夕,一期P201A柱塞泵突然發生故障,這是設備運行10年來的首次自主維修,檢修團隊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參考借鑒。呂凱帶人查閱資料,邊摸索邊檢修,一遍修不好,那就再來!前前后后整體大修了3次,才終于達到標準,設備恢復正常運行。在二期加氫的兩臺反應器檢修過程中,共有8個壓力300公斤的高壓卡蘭,由于設備運行時間已長達10年,卡蘭密封面自身都存在缺陷,檢修過程中極易出現問題,呂凱一頭扎進去細心研磨,用了整整一天多時間才終于完成,投入運行后無一漏點,他也因此得到了公司的專項獎勵。 2022年底,呂凱榮獲陜化公司技術比武鉗工第一名,一年后又奪得陜煤技能大賽冠軍,從一個檢修“小白”一步步成長為省級技能大賽的“狀元”他只用了短短5年?!疤觳拧眳蝿P出現的原因是通過后天不懈努力獲得的成功。天道酬勤,人道酬誠。如今的呂凱已經是維保分廠的技術骨干,談及未來,呂凱說的沒有像書本上渲染的那樣華麗精彩,只用一句實實在在的話表達了他的想法:“今后好好干么”。其實,在他的心里已經想好了以后該怎樣做,愛黨愛國愛企業,愛崗愛家愛生活,工作上鍥而不舍追求卓越,生活上家庭團圓幸??鞓贰?br/> 呂凱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在學習道路上的不斷鉆研,是在跨越過多少個星辰日月,丈量過多少個塔罐樓廊,走遍千難萬險,吃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才收獲這份沉甸甸的獎牌。他把青春寫在陜化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用實際行動展示了新時代年輕共產黨員是如何弘揚時代精神和工匠精神,走向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維保分廠 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