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質量計量中心復肥分析室的日常運行中,傳統抽濾作業對真空泵的大量使用,因酸堿腐蝕導致設備損耗嚴重、故障率高,成為制約分析效率與成本控制的瓶頸。面對這一難題,質量計量中心復肥分析室深度踐行“四種經營理念”,以創新小舉措實現設備管理的大突破。 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精打細算控成本 質量計量中心復肥分析室樹立用“緊日子”理念,摒棄以往粗放的設備使用模式。通過將故障真空泵的完好部件進行拆解重組,將原本閑置的廢舊零件轉化為可正常運轉的設備,避免了新設備采購的高額支出。同時,在真空泵與抽濾瓶間增設緩沖罐,這一低成本的改造方案有效減少了泵體腐蝕,降低設備損耗速度,延長使用壽命。用“緊日子”的精打細算,實現了成本節約與效益提升的“好日子”。 用“乙方”思維做“甲方”:主動服務提質效 站在“乙方”視角,復肥分析室將分析工作視為“甲方需求”,把保障真空泵穩定運行作為“服務內容”。一方面,通過定期更換易損耗隔墊,主動維護設備性能,確保密封狀態良好;另一方面,設置緩沖罐預防酸堿腐蝕,提前消除潛在故障隱患,以“乙方”的專業與主動,為分析工作提供高效、穩定的服務,顯著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質量。 用“營銷”思維抓“生產”:精準破題促創新 借鑒營銷中精準定位需求、創新滿足需求的策略,將真空泵損耗大、故障率高的問題視為“市場痛點”。通過緩沖罐設置、定期維護機制以及廢舊部件再利用等“創新產品”,針對性地解決設備使用難題,成功將這些改造舉措“推銷”到分析生產流程中,獲得良好“市場反饋”,實現了設備管理與生產效能的雙向提升。 用“賺錢”思維去“花錢”:投入創新贏效益 質量計量中心復肥分析室深刻認識到,必要的前期投入是為了獲取更大收益。在真空泵改造中,雖在緩沖罐添置、定期更換隔墊等方面產生一定成本,但這些投入有效降低了設備故障率,大幅減少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停工損失,以及頻繁維修、采購新設備的高額費用。從長遠來看,以“花錢”的創新投入,換來了更高的分析效率與顯著的成本節約,實現了“賺錢”的經營目標。 通過一系列小創造、小革新,不僅有效解決了設備難題,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管理效益。下一步,質量計量中心將持續深化“四種經營理念”,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質量計量中心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