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銨分廠氟鈉用工改革 引領高效生產
在磷銨分廠綜合管理公示欄前,員工們圍聚一堂,紛紛查看11月份氟鈉生產個人收入明細表。有人驚呼:“我這個月參加氟鈉生產多增加收入近5000多元,真是太厲害了!”這一切的變化,源自于2023年2月份啟動的氟鈉崗位用工改革。
改革前,氟鈉崗位采取四班三運轉形式運行,一班3人,四個班共12名員工。氟硅酸鈉是分廠的副產品,根據磷酸系統產生的氟硅酸多少進行氟硅酸鈉的生產,產量沒有特別的嚴格要求,導致班組管理遇到問題,磷銨分廠領導班子果斷決策,打破了氟鈉崗位“鐵飯碗”,對用工制度進行了革故鼎新的改革,將氟鈉崗位人員全部分流,重新定崗,只留一名員工專職負責氟鈉生產的組織管理工作。氟鈉工藝路線相對簡單,分廠在內部員工當中“招兵買馬”,通過自愿報名的方式,利用休息時間參加氟鈉生產。有酸生產,待酸停車,不產生任何費用。每月按產量計算個人收入,產量收入分三個層級,多勞多得,徹底改變了過去“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現象。
目前,氟鈉平均月產量持續攀升,已由過去的120噸/月增加到180噸/月以上。這種靈活的用工模式不僅提高了產量,還降低了用工成本,實現了減員增效,進一步激發了員工的內生動力和創造力。這一改革經驗為推進公司內部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范例。
改革后,參加氟鈉生產員工除工資績效外,每月多了幾千元的收入,達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效果,此舉措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為員工創造了更大的個人價值,實現了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大大激發了員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當前,氟鈉市場行情看好,磷銨分廠抓住機遇,進一步挖掘內部經濟增長點。通過不斷提升氟鈉產量,降低用工成本,實現了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為陜化公司的高質量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磷銨分廠 史華軍)